酒精肝患者常见的认知误区有哪些?

酒精肝顾名思义是由饮酒引起的肝病,全称酒精性肝病 。该病在西方较常见 , 因喝酒导致肝硬化死亡的比率在欧美国家占死亡原因前五名,但近年呈下降趋势 。在我国,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,酒精肝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。据天津市肝病研究所对3000多名患者的调查显示 , 酒精肝发病率约占新发肝硬化总数的60%,其中80%患者在40岁左右!这一令人震惊的调查结果提醒人们:提高对酒精肝的认知程度,改变不良饮酒习惯,已成为当前亟待引起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 。喝酒人常有的几种认知误区如下:
误区一:我不是肝炎,为什么转氨酶会升高?
50岁的李先生说起自己的肝病,就百思不解:自己转氨酶升高多年,但经检查既不是甲肝 , 又不是乙肝,其他的丙、丁、戊肝也都对不上号 。“我到底得的是什么?。俊彼室缴?。经询问,医生发现他有多年饮酒史,又结合症状,判断他为酒精肝 。
酒精肝临床上分轻、中、重度三期 。轻度主要表现为酒精性脂肪肝 。患者大多比较年轻 , 常无自觉症状 , 仅感觉腹胀乏力;中期表现为食欲下降、厌油腻,化验检查可发现转氨酶升高,其中以天门冬氨酸转氨酶(AST)和谷氨酰转移酶(GGT)升高较为突出 。轻、中度的酒精肝完全可以治愈,但重度病变可发展为肝硬化,导致腹水和大出血 。
误区二:隔三岔五上酒场,不会得酒精肝 。
究竟喝多大量的酒、喝多久会造成酒精肝?有人认为:“我隔三岔五才上次酒?。?没事 。”真的是这样吗?
酒精肝的形成与酒中含酒精的度数有关 。一般男性肝脏的承受能力是每天40克酒精,女性更少 。40克的酒精约毫升,绍兴酒250毫升,啤酒1000毫升 。如果超过这个量持续喝上3~5年,酒精肝、肝硬化就会接踵而至 。
误区三:我肝功能正常,为什么不能喝酒?
王某 , 40岁出头,两年前查出患有酒精肝,不过当时肝功能检查正常 。因工作需要,经常半斤八两地继续喝酒 。他总说:“我肝功能正常 , 为什么不能喝?”一个月前到广州出差,感到肝区痛,腹胀 。一检查 , 满肚腹水,已是肝癌晚期 。
酒精不仅能使健康人喝成肝硬化或肝癌,还会加速乙肝等病毒性肝炎转化为肝硬化的进程 。所以有两类人不能喝酒 , 一是酒精肝,二是病毒性肝炎患者 。肝病患者至少应当每隔半年查一次肝功能 。肝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,在病情的隐匿发展中,肝细胞不损伤到一定程度,肝功能检查可以是正常的 。此时如继续喝酒 , 无异于“雪上加霜” 。待到“不正常”出现,往往悔之晚矣 。
误区四:有什么药方可以戒酒?
对于早中期酒精肝,戒酒是唯一的治疗方法 。一般轻度酒精肝戒酒三四周后就可改善症状;有肝功能异常者可配合用些保肝解毒药,如还原型谷胱甘肽、硫普诺宁等 , 半年后转氨酶会慢慢下降 。
但喝酒容易戒酒难 。医学界目前还没研究出一种立竿见影的戒酒药,想靠药物、偏方戒酒其实是一种误区 。当然,长期喝酒的人你让他突然停下来,他会很难受 , 出现戒断症状 。如失眠、烦躁、吃不下饭,甚至震颤、抽搐等类似戒毒的症状,这是戒酒综合征,需要找医生,给与镇静、静脉补充营养等对症治疗 。
有关戒酒方法 , 主要是心理和行为治疗 。首先患者应当坚定戒酒信心,主动采取措施,逐渐递减酒量,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 。包括每天少喝一两 , 由白酒改喝啤酒或葡萄酒 , 喝酒前吃些东西或喝点无酒饮料,尽量避免与酒友聚会,培养多种业余爱好等 。有一个戒酒方,是将3条活黄鳝放进250毫升低度酒里泡4天,以后每天喝一两 。其实这种治疗是带有心理暗示作用的,那种带着腥味的酒黏乎乎的,很少有人能喝下去 。
误区五:患脂肪肝后不能吃肉 。
对于酒精肝患者 , 医生们总是告诫其要注意营养均衡,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菜、水果和瘦肉、鱼肉、牛奶等 。可早期酒精肝患者对此持怀疑态度:我有脂肪肝,还敢吃肉吗?
其实 , 这也是个误区 。因为导致脂肪肝的原因主要有三种:肥胖、饮酒、糖尿病 。酒精性脂肪肝不是营养过剩的肥胖所致,而是喝酒损伤了肝细胞,引起肝脂肪代谢的紊乱和沉积 。所以应当吃些瘦肉、牛奶这类低脂肪高蛋白食物 , 改善肝脏的营养状况,减缓其向肝硬化的发展 。
爱心小贴士
* * *
酒精肝患者食疗方
①芹菜炒香菇:芹菜400克 , 香菇50克,食盐、醋适量 。此方有平肝清热、益气和血作用 。
②蘑菇烧豆腐:嫩豆腐250克 , 鲜蘑100克 。沙锅内放豆腐和鲜蘑片,加适量盐和清水,中火煮沸后,小火炖15分钟,加调味品即可 。有补气益胃、降脂抗病毒作用,还可用于肝炎后脂肪肝的辅助治疗 。
③芹菜红枣煲汤:芹菜200~400克 , 红枣50~100克,煲汤分次服用 。也可单用芹菜250克,洗净捣汁去渣,加蜂蜜适量 , 炖后温服 , 每日一次 。二方均有清热解毒、补血养肝作用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