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日常煮汤常见的4大误区!

时至冬季,煮汤进补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。特别是广东人,不管一年四季都喜欢煮汤,特色的老火汤更是全国闻名 。然而,煮汤虽好,但如果不多加注意,很可能进补不成反伤身 。
煮汤常见的4大误区
误区1:老火汤煮得越久越营养
在很多人眼中,老火汤就得够火候,认为要煮得久营养才会好 。
然而,经过长时间的煲煮,许多营养素还遭到破坏,煲的时间越长,蛋白质变性越厉害,维生素被破坏得越多 。一般来说,即便煮老火汤也不要超过2个小时 。
误区2:骨头汤补钙
【揭秘日常煮汤常见的4大误区!】骨头里面的磷酸钙十分顽固,很难溶解到汤里 。即使是很浓的骨头汤,平均100毫升汤里也只有2-20毫克的钙质,如果想达到补钙的效果,把骨头汤当水喝都不行 。
如果想补钙还是喝牛奶比较实际 。
误区3:只喝汤不吃肉
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却不能完全溶解于汤里,大部分的蛋白质还是留在“肉渣”中,汤的口感虽然比煮过的肉要好,但更多的营养成分还是残留在肉渣里面 。
建议适当吃点汤底的肉,或者将其二次烹调食用 。
误区4:浓汤人人都适
猪骨、鸡肉、鸭肉等肉类食品经水煮后,能释放出肌肽、嘌呤碱和氨基酸等物质,这些总称为“含氮浸出物” 。
很显然,越美味的汤,含氮浸出物越多,包括“嘌呤”等就越多,而长期摄入过多的“嘌呤”可导致高尿酸血症,后者是引起痛风病的罪魁祸首 。

    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