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碧玉兰】【认识碧玉兰】碧玉兰简介


【碧玉兰】【认识碧玉兰】碧玉兰简介

文章插图

一、碧玉兰简介种中文名:碧玉兰, 种拉丁名:Cymbidium lowianum (Rchb. F.) Rchb. F.国内分布:产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(盈江、龙陵、沧源、绿春、勐腊、勐海、景洪、金平) 。 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, 海拔1300~1900米 。
二、碧玉兰的分布与生长习性碧玉兰的分布:产于云南西南部至东南部(盈江、龙陵、沧源、绿春、勐腊、勐海、景洪、金平等地) 。
碧玉兰生长习性:喜光, 生于林中树上或溪谷旁岩壁上, 一般海拔1300~1900米 。
三、碧玉兰的植物形态与品种【【碧玉兰】【认识碧玉兰】碧玉兰简介】碧玉兰的形态:附生植物;假鳞茎狭椭圆形, 略压扁, 长6~13厘米, 宽2~5厘米, 包藏于叶基之内 。 叶5~7枚, 带形, 长65~80厘米, 宽2~3.6厘米, 先端短渐尖或近急尖, 关节位于距基部6~9厘米处 。 花葶从假鳞茎基部穿鞘而出, 近直立、平展或外弯, 长60~80厘米;总状花序具10~20朵或更多的花;花苞片卵状三角形, 长约3毫米;花梗和子房长3~4厘米;花直径7~9厘米, 无香气;萼片和花瓣苹果绿色或黄绿色, 有红褐色纵脉, 唇瓣淡黄色, 中裂片上有深红色的锚形斑(或V形斑及1条中线);萼片狭倒卵状长圆形, 长4~5厘米, 宽1.4~1.6厘米, 花瓣狭倒卵状长圆形, 与萼片近等长, 宽8~10毫米;唇瓣近宽卵形, 长3.5~4厘米, 3裂, 基部与蕊柱合生达3~4毫米;侧裂片上被毛, 尤其在前部密生短毛;中裂片上在锚形斑区密生短毛, 边缘啮蚀状并稍呈波状;唇盘上2条纵褶片肥厚, 从距基部7~9毫米处延伸到中裂片基部下方, 上面生有细毛;蕊柱长2.7~3厘米左右, 向前弯曲, 两侧具翅, 腹面基部有乳突或短毛;花粉团2个, 三角形 。
碧玉兰的品种:其余品种有长叶兰、虎头兰、美花兰、黄蝉兰、西藏虎头兰、文山红柱兰、滇南虎头兰 。
四、碧玉兰的繁殖方法碧玉兰一般以播种繁殖 。

    推荐阅读